6月23日夜里,湖南懷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經(jīng)DNA檢驗鑒定,確認新晃一中操場挖出的尸骸為2003年失蹤人員鄧世平。與此同時,與此案相關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包括23日白天“自己還在買菜,自由并未受限”的嫌犯——杜少平的舅舅、時任新晃一中校長黃炳松也已被新晃縣紀委監(jiān)委立案審查和監(jiān)察調(diào)查。
能讓黃炳松仿若沒事人一般、第n次踩著受害者的“尊嚴”去菜市場,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能讓黃炳松以為這次的曝光可能仍舊事不關己,其背后又是什么樣的一把保護傘?在案件得到輿論關注后,越來越多信息和細節(jié)得以披露,已然指向其可能脫不了干系。黃炳松這樣的態(tài)度除了令人心寒,也會讓民眾猜測:背后那張看不見的保護網(wǎng)是否又想“遮天蔽日”?
案件的進展已然朝著公眾所希望的方向前進,拆掉此案的保護傘已經(jīng)形成了公共討論聲勢。得看到輿論的關注和關切,對推動整起案件的積極意義,民意所向的正是正義所向,這樣一位為了保護學生對惡勢力以命相搏的老師,不能僅僅以殘忍謀殺案的受害者角色出現(xiàn)在輿論之中。前十六年是“失蹤人口”,現(xiàn)在是操場埋尸案的“尸骸”,這樣的身份讓人難受。
因此,該在此時呼吁對鄧世平身份有所追認了。該有政府部門,以合理合法的形式對其身份事跡進行認定。為鄧世平一家的正名,告訴世人他不是失蹤人口,而是有著擔當?shù)懒x的師者,從情理上是對鄧家遭遇撫慰,從公眾利益而言則是讓全社會看到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
化如此殘忍的殺人案于無形,16年來一直無法推進,這得是一張織得多密的保護傘?因此,對鄧世平身份予以追認,除了震懾那些為黑惡勢力打傘撐腰的群體,也是向“保護傘們”敲響喪鐘,更是督促有關部門必須要拿出足夠的重視,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不論涉及到誰,都決不姑息。不能再讓社會公眾對新晃縣相關保護網(wǎng)的擔憂一直存在,也不能再用任何理由來搪塞工作為何無進展。否則此案即便昭雪,仍然可能寒了諸多挺身而出扶持正義者的心。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如果沒有這次掃黑除惡,如果沒有其他案件問題牽扯出這一事件,如果沒有來自公眾和社會輿論的壓力,這一案件繼續(xù)拖下去甚至成為無頭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有關部門應該給予鄧世平身份的追認,這是對其挺身而出行為的認可,也是讓正義彰顯,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治尊嚴的應有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