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獨家 |文明互鑒:伏爾泰為何將書房命名為“孔廟”?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電題:獨家 |文明互鑒:伏爾泰為何將書房命名為“孔廟”?
——專訪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首席專家張西平
中新社記者安英昭
張西平。本人供圖
中國同西方交往交流由來已久,相互認識、相互影響的過程更持續(xù)千年。17至18世紀,中國文化曾在歐洲引發(fā)百年“中國熱”,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甚至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孔廟”,并取筆名“孔廟大主持”,足見中國思想文化曾對歐洲產生深刻影響。
“中國和歐洲之間最重要的共同文化遺產就是1500年至1800年這三百年的文化交流,這段歷史在整個人類文明交往史中都是很珍貴的?!北本┩鈬Z大學教授、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首席專家,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國際儒聯(lián)原副會長張西平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時指出,文明互鑒應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相處之道,這是中華文明為當今世界所提供的最佳方案。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將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劃分為“游記漢學、傳教士漢學和專業(yè)漢學”三個發(fā)展階段,各階段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劃分?
張西平:中西文化交流源遠流長,從漢代張騫“鑿空”西域之后,中國和歐洲就有了物質文化交流,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也陸續(xù)傳到歐洲。但歐洲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中國,還要從游記漢學算起。元蒙時期,以馬可波羅、柏朗嘉賓為代表的商人或傳教士來到中國,開啟了游記漢學階段,第一次描繪了一個遙遠的東方。
那時候,馬可波羅游記里寫的是“契丹”,并不是“中國”。到哥倫布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后,以利瑪竇為代表的一批傳教士通過葡萄牙開辟的航線經(jīng)印度洋來到中國,立足于澳門。他們進入中國,并以“合儒”的形式和中國文人打交道,開辟了傳教士漢學這一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階段。
1814年,法國在法蘭西學院設立“漢、韃靼-滿語言與文學講座”,將中國研究列入其東方學研究的正式專業(yè)系統(tǒng),由首任教授雷慕沙和弟子儒蓮一起開啟了專業(yè)漢學階段。這樣算來,西方對中國的研究歷史將近400年,經(jīng)歷了不同的階段,也結出了不同的成果。
資料圖:游客參觀利瑪竇主題展覽。中新社發(fā)黃耀輝攝
中新社記者:17至18世紀中國文化西傳在歐洲引發(fā)百年“中國熱”,對歐洲啟蒙運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但從18世紀末尤其19世紀以來,一些持“歐洲中心論”“西方中心主義”的學者卻試圖解構甚至否認這段歷史。您怎么看?
張西平:中國和歐洲的歷史交往很長,如果是從經(jīng)典著作的互相接觸和翻譯來說,應該是起源于耶穌會入華。在這段時間里,西方的圣經(jīng)和部分科技著作被翻譯成中文,對中國文化發(fā)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典籍開始被大規(guī)模翻譯成拉丁文、法文、葡萄牙文,并由法文轉為歐洲各種語言。
16世紀以來,中國和歐洲的交往實際上經(jīng)歷過兩個階段。1500至1800年是一個階段,歷史的分界線是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這是中西方互相學習的三百多年,形成了中國學習西方的“西學東漸”和西方學習中國的18世紀“中國熱”。第二個階段是19世紀以后,以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為開端,歐洲對中國采取殖民手段、侵略和侵犯。19世紀歐洲強大以后,歐洲學者很少再講18世紀以前中歐相互學習的階段,但正直的學者還是承認這一階段,并用大量書籍證明這段歷史是不能抹殺的。
資料圖:孔子故里山東曲阜。梁犇攝
中新社記者:歐洲啟蒙運動的整個過程都與中國思想文化有著復雜深刻的聯(lián)系。伏爾泰將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孔廟”,筆名為“孔廟大主持”,孔多塞卻將中國視為“停滯的國家”。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變化?日后又產生了哪些影響?
張西平:啟蒙運動的主流是對中國持贊同態(tài)度的,包括法國的伏爾泰、狄德羅,德國的萊布尼茨和沃爾夫等啟蒙思想家。當然整個啟蒙運動也有不同的聲音,像孟德斯鳩、盧梭、孔多塞對中國的批判聲音就相對多一些。
在伏爾泰的著作中,像《哲學辭典》《風俗論》中有實實在在的論述,其對中國的接受和贊揚是事實。伏爾泰作為西方近代思想的領袖,自由、平等、博愛的倡導者,為什么會接受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呢?
第一,在康乾盛世時,中國社會的富裕程度高于歐洲,彼時歐洲還處在工業(yè)革命前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不如中國。美國學者岡德·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中指出,從15世紀歐洲和中國接觸以后,在墨西哥開采的白銀基本上都流向了中國。因為中國當時的貨幣符號是白銀且價差比歐洲高,加之歐洲也沒有更多的工業(yè)產品和中國進行交換,中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就成為了中歐貿易的主要產品。直到馬戛爾尼訪華的時候,珍妮紡紗機紡出的棉布還不如中國的好,中國因此產生了大量貿易順差。
第二,中國當時的社會管理也比歐洲好??婆e制度使窮人也可以獲選做官,整個社會相對比較公平。當時歐洲社會還是貴族世襲制,我們覺得科舉制度不好,但它選賢任能,還是比歐洲要好一些。
另外,中國以儒家為代表的思想也完全觸動了歐洲的思想界。當時歐洲采取宗教紀年,從圣經(jīng)舊約算起,全人類都是諾亞方舟的后代。中國的歷史紀年經(jīng)傳教士翻譯到歐洲以后,他們發(fā)現(xiàn)無論用希臘文還是拉丁文的圣經(jīng)都對不上中國的大禹治水等歷史記錄。后來法國傳教士、天文學家宋君榮寫了一部《中國天文學史》,通過考證中國古書中記載的日食、月食,證明了中國歷史紀年的真實性。伏爾泰讀了這部書后開始思考,中國的歷史紀年如果是真的,那么歐洲的宗教紀年就是假的,這在當時無異于一顆“政治原子彈”,伏爾泰更據(jù)此反對教會的紀年方式。
能找到基督教在中國的最早記錄,約在唐代貞觀年間,聶斯托利派(景教)傳入中國。中國此前沒有基督教,但在漢代時民眾的生活已經(jīng)很好,說明全世界并不都是上帝子民,可以說中國的存在消解了基督教的普世性說法。
還有,人離開上帝,是否還能活下來?歐洲人發(fā)現(xiàn),孔子不是一個具有神性的人物,而是一個凡人,“累累如喪家之犬”,過十二國而不得入,但他的思想?yún)s能告訴世俗化社會中的人何以成仁,以及離開神以后,人如何成為正直的君子,也就是仁、義、禮、智、信。這說明,人離開神以后仍可以有一些道德的基本約束,從而達到一個理想的“仁”的境界。這些思想都為歐洲走出中世紀教會的束縛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歐洲18世紀對中國的接受,是因為兩個社會發(fā)展的階段、信仰的方法和對象不一樣造成的,中國為歐洲提供了走出“中世紀城堡”的思想資源和社會榜樣。
這一方面說明歐洲18世紀對中國思想的接受,是從自身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的,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可以從現(xiàn)代性角度加以理解。把18世紀“中國熱”完全說成“郢書燕說”并不全面,18世紀中國是歐洲的榜樣這是一個歷史事實,西方正直的學者也是承認的。長期以來,一談到中國和西方關系,有人總是以19世紀的中西關系來理解,那是不全面的。
資料圖:民眾在長沙岳麓書院內參觀。中新社記者賈天勇攝
中新社記者:在西方的輿論場中,中國似乎一直是“兩個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燦爛輝煌,他們敬佩,但已沉睡在博物館;當代中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但政治上仍是“異類”,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傳統(tǒng)更有著天然區(qū)別。您怎樣理解歷史中國與當代中國的聯(lián)結?
張西平:總體來說,西方對中國確實存在認知上的區(qū)別,因為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中唯一延伸到今天并且活著的文明。
對古代中國文明,西方漢學家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釋,比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以后,西方的單一民族國家看中國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中國是一個“偽裝的民族國家”。因為從漢代以后,中國就一直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費孝通先生稱之為“多元一體”。中國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在人類歷史上沒有這樣類型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多個民族融合在一起。中國不是漢族人的中國,而是多個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一起創(chuàng)造的偉大文明。“長城內外是故鄉(xiāng)”,中華民族比較具有特殊性,而歷史中國一直延續(xù)到當代中國,歷史中國活在我們心中。
共產黨執(zhí)政以后的中國,仍然是和歷史中國連在一起的。比如,中國共產黨最核心的理論之一,是岳麓書院匾牌上的“實事求是”,來源于漢書。儒家主張的和而不同成為今天中國外交的基本準則,此外還有文明互鑒,共商、共建、共享等理念。歷史中國的文明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已成為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重要智慧來源。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是同一個中國,當代中國的國家制度和其他國家不同,但她不是一個怪異的國家,而是在自己的歷史脈絡中發(fā)展出來的國家。
中華文明延續(xù)至今,就是因為她不斷學習、容納外部文明。佛教文明來自印度,其對中國人的語言都產生了影響,我們說的“世界”“現(xiàn)在”“過去”“未來”,最早都是佛教語言?;浇涛拿鞯絹硪院笠伯a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在“西學東漸”中,中國人才知道地球是圓的,而不是“天圓地方”。北京建國門古觀象臺的所有天文儀器都是來華傳教士幫我們建的。平面幾何是利瑪竇帶來的。應該說,中華文明一直對外來文明持一種包容和學習的態(tài)度,這滋養(yǎng)了自身文明,使她不斷地走向現(xiàn)代化。
即便是在19世紀西方殖民中國的時候,我們也從這個過程中得到了進步。正如馬克思說所說,“英國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這個革命畢竟是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痹谶@個曲折的過程中,中國仍然學習了西方文明,獲得了進步,走出了農業(yè)社會。
新中國成立后,正式加入聯(lián)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中國重新回到世界體系之中,使中國和西方都在此文明交流中獲得了巨大利益。整個世界也都獲得了進步,只是中國的進步速度太快,西方?jīng)]有想到這一古老文明僅用40年左右時間就實現(xiàn)了工業(yè)化,創(chuàng)造了人類前所未有的奇跡。百年積貧積弱使壓抑的中國現(xiàn)代性,以40年的速度爆發(fā)出來了。
資料圖:外國青年演奏中國民樂,感受中國文化魅力。中新社記者張宇攝
中新社記者:在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今天,應該怎樣向世界闡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價值?
張西平:必須重申,歷史中國和當代中國是同一個中國,現(xiàn)在的中國是從歷史的中國演化和發(fā)展而來的,歷史和文化在當代中國的血脈中,在每個中國人的生活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長久的文明歷史中積累了很多智慧,這也為今天處理這個世界的各種矛盾提供了很好的借鑒,我們可以把它提取出來,為當代人類文明作出更多貢獻。
1789年,法國就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寫入人權宣言,作為公民的基本道德準則和人類倫理的金律。中國古代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不是人類中心主義,而以工業(yè)革命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明卻是征服自然。中國古代思想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當今人類社會提供了很好的方案。再如孟子提出的貴民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為我們今天重視人民,提出“人民至上”理念提供了很重要的思想來源。
中華文明活到今天,正是走出了一條與不同文明之間的和平相處之道:協(xié)和萬邦,使這個文明得以一直延伸下來。世界不同文明相遇時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理念,本屬正常。我們尊重所有的文明、尊重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個別國家也應尊重我們的文明和意識形態(tài),這樣才能共處。如果世界上只有一樣的文明,只有一種意識形態(tài),將多么無趣!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可能有整齊劃一的文明,人類應該像尊重自然和生物的多樣性一樣,尊重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文明互鑒應是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相處之道,這是中華文明為當今世界所提供的最佳方案。(完)
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首席專家,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原國際儒聯(lián)副會長,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以現(xiàn)代西方文化,1500-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漢學史和中國基督教史為主要研究領域,目前正在從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漢學研究與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研究。出版專著10余部,發(fā)表學術核心期刊論文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