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臺重現史無前例“動物西遷”
(相關資料圖)
話劇《西遷》南京首演,票價惠民基本賣光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南京局勢動蕩飄搖,從8月起便遭受日軍飛機多次無差別轟炸,當時中國最高學府國立中央大學成為日軍轟炸目標之一。面對嚴峻的局勢,當時的校長羅家倫力排眾議,決定將中大西遷,前往大后方的重慶,人走了,校內大批珍貴品種的畜禽怎么辦?中央大學農學院教師王酉亭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把動物帶到重慶!就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動物長征”從南京出發(fā)了……
這段傳奇的動物西遷故事被搬上了舞臺,7月7日晚,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演出、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話劇《西遷》在江蘇荔枝大劇院成功首演。
兩年時間精心打磨 方寸舞臺重現“動物西遷三千里”
話劇《西遷》陣容強大,匯聚了國內一流主創(chuàng)陣容,由一級編劇林蔚然、著名編劇王人凡擔任編劇,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導演、第十七屆中國文華獎導演獎、中國戲劇文化獎話劇金獅獎導演獎獲得者李伯男執(zhí)導,上海舞臺美術學會會長、中國舞臺美術學會理事、一級舞美設計桑琦擔任舞美設計,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老中青三代同臺演繹。
“我們這臺戲其實已經創(chuàng)作了差不多兩年時間了,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打磨,我希望我們能通過戲劇的方式去展現西遷歷史中那一群人的生命價值、生命抉擇和思索?!睂а堇畈姓f。
與大多數話劇不同,《西遷》的故事里動物也是“主角”,如何處理人與動物的戲份,給主創(chuàng)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這臺戲的難度在于既有人的表演,又有偶的表演,動物的戲是最難排的。我們正是以這些難度為抓手,讓這臺戲別開生面,以新穎的舞臺呈現形式來完成這部具有跨時代質感的、又有著當代審美價值的作品。”
以王酉亭為原型的角色王英郁由杜春飾演,他坦言從一開始自己就沒想著要把這個角色往高大上的方向上去演,“王英郁是平凡人,但是平凡人也能做出這樣偉大的事,他的心里也有一種濃烈的家國情懷。作為貫穿全劇的一個角色,他的選擇令我感到敬佩?!?/p>
家國情懷感人至深 流動舞臺書寫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和大多數以抗戰(zhàn)為背景的舞臺藝術作品不同,《西遷》書寫的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從小人物入手來體現西遷精神,編劇林蔚然、王人凡表示,這個題材的故事并不常見,最起碼在主流的歷史敘述里并不常見。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院長解濤認為,這一題材的選擇與一般意義上的以悲哀、悲壯為主基調的抗戰(zhàn)劇不同,“我們做這臺戲時特別注重對題材的挖掘,不要凄慘,而是要體現小人物身上的家國情懷。”
此前,《西遷》曾做過一次試演,解濤透露了那次演出的情況,“始料未及啊,當時受到了青年觀眾空前的歡迎,后來我們整理發(fā)現小紅書、抖音上都有幾千條相關內容了,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也讓我們有信心能把一部主旋律色彩的戲做好,做到有市場。”7日、8日兩晚的演出以惠民的價格公開售票,“兩場票基本都賣光啦!”
首演結束后《西遷》將很快投入全國巡演當中,“我們計劃重走《西遷》路,從南京出發(fā)一路演到重慶去。”李伯男表示,“大約七月中下旬就會啟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