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大器晚成的人很多,劉邦就是其中之一。劉邦僅僅比秦始皇小了三歲,在秦始皇去世的時候,劉邦僅僅是個亭長。誰都沒有想到劉邦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即便是項羽,也沒有想到。劉邦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還多虧三位良才的幫助,那就是蕭何、韓信和張良。
張良的一生富有奇幻色彩,小的時候幫老人撿鞋子,獲得《太公兵法》;到了年老之后,又精通黃老之術(shù),不迷戀權(quán)勢。張良堪稱智謀無雙,一生當(dāng)中做了很多大事,就連謀殺秦始皇,張良都做過,并且自身毫發(fā)無傷。張良如此機(jī)智,為何在韓信、蕭何遇難的時候,沒有伸出援手呢?
能夠被記載在史冊當(dāng)中,都是有著不一般的經(jīng)歷。韓信能夠經(jīng)受胯下之辱,也能夠離開項羽投奔劉邦,甚至是設(shè)下十面埋伏,將項羽逼迫到烏江自刎,足可以韓信的聰明才智。韓信在用兵上很有天賦,但是在為人處世上差了很多。在劉邦和項羽大戰(zhàn)的時候,韓信趁此勒索劉邦封自己為王。劉邦確實封了韓信為王,不過也對韓信不喜。在天下太平之后,劉邦早就想弄死那些異姓王了,不過一直沒有下手的機(jī)會罷了。
在劉邦的成功道路上,韓信做出極大的貢獻(xiàn)。為此,劉邦曾經(jīng)允諾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綁韓信的繩子,沒有殺韓信的冰刃。這一允諾,讓劉邦難以下手。劉邦沒向韓信下手,劉邦的妻子呂雉下手了。在蕭何的幫助下,韓信被騙到宮中,被呂雉用大鐘罩住,用竹子刺死。一代名將就此慘死,自己三族還沒滅殺。眾多良將死后,蕭何也差點罹難。不過是在劉邦近侍的仗義執(zhí)言之下,蕭何才逃脫慘死的命運。
漢朝眾多開國大將,唯有張良的結(jié)局最好。然而,在韓信和蕭何遇難的時候,并沒有看到張良的援助,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張良太聰明了,早已經(jīng)看清了一切。韓信會死,是韓信自己找死。在韓信死的過程當(dāng)中,是有蕭何存在的。張良和蕭何的關(guān)系最好,蕭何幫助呂后殺韓信,張良自然不會伸出援手。
晚年的時候,蕭何沉迷于黃老之術(shù),對于朝政早已經(jīng)不過問。既然遠(yuǎn)離朝政,那就徹底遠(yuǎn)離,而不是時不時的露個身影。在蕭何和韓信的身上漏身影,那其他武將遇難的時候,張良也要伸出援手。如果是這樣,張良很可能也會慘遭劉邦的毒手。既然如此,不如冷眼旁觀。
追溯歷史,劉邦可以說是開了殺功臣的先河。在秦朝建立的時候,并沒有殺功臣一說。劉邦平民出生,對于外人很不信任,對于功臣大肆殺戮,導(dǎo)致后面的朝代有樣學(xué)樣??梢怨材ルy,不能共富貴,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