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人對話的機器人并不罕見,但是,能對話并完成信貸額度審批的機器人,此前還沒出現過。7月18日,網商銀行對外發(fā)布“百靈”智能交互式風控系統(tǒng)(下稱“百靈系統(tǒng)”),在行業(yè)內首次探索人機互動信貸技術,填補市場空白。
當小微企業(yè)主想提升自身貸款額度時,可以把手里的合同、發(fā)票、甚至自己的店面照片、貨架照片等資產拍照上傳,百靈系統(tǒng)會嘗試識別這些材料,從中分析對方的經營實力,判斷一個更為合適的貸款額度。
“我們希望小微經營者和百靈系統(tǒng)的交流,就像和真人信貸員交流那樣順暢。雖然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這項技術前景廣闊,我們期待它能像信貸領域的AlphaGo一樣,能讓小微信貸也變得可交流,可互動,有人情味。網商銀行CTO高嵩認為,百靈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在千萬級的規(guī)模上為小微提供專家級數字信貸服務的可能。
據了解,“百靈系統(tǒng)”目前可識別的憑證類型有26種,在對照測試中,其與人工的審核一致性達到80%,但是審批效率要遠優(yōu)于人工。試運行半年以來,有超過200萬用戶借此提升了信貸額度。這也是網商銀行繼服務于農村金融的“大山雀系統(tǒng)”、服務于供應鏈金融的大雁系統(tǒng)后,又一次新的技術探索與創(chuàng)新。
51%小微商家期待更高額度 百靈系統(tǒng)解決個性化問題
“我們跑物流的,只有貨運單,很難拿到抵押貸款。之前網商銀行給了10萬多額度,如果遇到旺季,要租車,就有點不夠。”王師傅是貨運司機,運營著一家小型物流公司,“上個月我上傳了我貨車的照片,道路運輸證和拉貨的合同,發(fā)票,沒想到幾分鐘以后就給我提到20萬了。這下旺季不怕了。”
數字信貸在國內發(fā)展超過10年,解決了許多小微經營者貸款“有沒有”的問題,但是還未解決“夠不夠”的問題。調研顯示,51%的小微商家期待更高額度。
“之所以不夠,是因為金融機構對小微商家的畫像刻畫還不完整。雖然識別出了征信、工商、稅務、移動支付流水、網絡經營行為等數據,但是依然還有很多個性化資產沒有被數字化,無法被識別”,網商銀行CRO孫曉冬表示,“百靈系統(tǒng)要解決的就是這些個性化問題,將小微商家的畫像刻畫得更為完整。”
鍛煉“火眼金睛” 百靈系統(tǒng)可感知26種憑證
拍幾張照片,就能證明自己的經營狀況?這背后需要AI信貸審批員有一雙火眼金睛。
每個小微企業(yè)主手里,都有一些可以證明自己經營實力和穩(wěn)定性的材料,比如合同、發(fā)票、流水、店面、存貨等等,但是這些材料種類繁多,五花八門,要識別出來,難度很大。
以合同為例,它包含印刷文字、表格、手寫體簽名和公司印章等不同形式的信息,對機器而言,準確識別合同上的信息需要用到至少三種多模態(tài)感知技術,且都達到很高的準確率,另外還要考慮防篡改、翻拍等驗真問題。
“百靈”目前已經支持包含合同、發(fā)票、營業(yè)執(zhí)照在內的26種憑證,以及包含工程車輛、店面門頭、貨架商品等超過400種細粒度物體的識別,準確率達到95%以上,并且通過多尺度摩爾紋算法等驗真技術,保證信息真實有效,可被風控系統(tǒng)采信。
網商銀行布局計算機視覺技術已有一段時間,在ADE20K,cityscape等多項國際權威圖像識別榜單上,網商銀行持續(xù)保持第一名,同時在榜的還有微軟、谷歌、亞馬遜等全球科技企業(yè)和研究機構。
能正確識別是第一步,“百靈系統(tǒng)”還需要理解這些材料背后的含義,具備認知智能。
網商銀行以圖計算技術為基礎,構建了目前業(yè)內最大規(guī)模的動態(tài)企業(yè)圖譜和行業(yè)圖譜,將行業(yè)的經營周期、資產構成、上下游邏輯也都納入風控評估。同時,嘗試與行業(yè)專家合作,將他們對行業(yè)的經驗和判斷轉化成可用于風控的知識庫,這些都能讓百靈更“懂行”,能夠理解材料背后的意義。
據了解,“百靈系統(tǒng)”推出的提額自證任務可以幫助用戶平均提升3萬元,不少用戶甚至能獲得超過10萬元的信貸額度提升。
探索智能人機互動 讓數字信貸也有“人情味”
數字信貸效率很高,但是,缺乏互動性,很難像銀行網點的信貸經理那樣與用戶交流,聽取用戶的需求,了解用戶更細致的情況。怎么讓數字信貸也有“人情味”,具備雙向互動性,是一個挑戰(zhàn)。
交互智能實現了對用戶的個性化信貸服務能力。通過“提額小助手”,“百靈系統(tǒng)”能夠基于自然語義分析實現非劇本式的實時決策型對話,讓機器人顯得更有人情味。
與傳統(tǒng)客服機器人的固定套路相比,這種對話模式能夠有效提升用戶留存和回應率,使得對話能順利進行,引導用戶提供有效的行業(yè)、流水、進貨關系等信息,實時推薦合適的提額方式,并對客戶上傳的憑證和照片進行校驗——就像有一個7X24小時的駐場信貸員一樣。
這種互動方式的另一大價值,是讓用戶掌握對自身信息的“主動權”。隨著《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及《征信業(yè)管理辦法》的陸續(xù)出臺,各界都更加注重對用戶信息的保護。在“百靈系統(tǒng)中,用戶基于自身需求,有選擇性地提交自身的個性化材料,整個過程可感知、可選擇、可管理。
“過去,數字信貸都在探索‘他證’模式,用戶授權之后,金融機構從別的機構處獲得用戶信息;未來,數字信貸會是‘他證’和‘自證’相結合的方式,用戶自己直接提供信息,讓金融機構對自身的了解更加充分。”高嵩表示說。
在業(yè)內通用的數據風控模式面臨著數據可得性瓶頸的背景下,“百靈”所代表的以智能驅動的交互式自證模式,或許為行業(yè)提供了新的解題方向。